2025年6月3日,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行业监管动态,针对烟草市场秩序维护、电子烟监管细化及传统卷烟价格波动等问题展开深度部署。当日,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执法,重点打击“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”等线上违规销售渠道,同时针对“中华”、“利群”等品牌的市场价格监测显示,部分区域批发价出现3%至5%的上涨,引发行业与消费者广泛关注。
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,近期部分省级市场出现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“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”链接的现象,涉嫌绕过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。执法人员在广东、江苏等地查处5起案件,累计查获非法卷烟超200万支,其中包括“黄山(记忆)”等本土品牌。业内人士指出,此类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,更可能涉及假冒伪劣产品流通,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地强化溯源管理,对线上平台进行常态化巡查。
在价格方面,记者走访北京、上海等主要消费市场发现,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,中高端卷烟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例如,“中华(硬)”批发价从每条850元上调至875元,“利群(软红)”则从180元上调至195元。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分析报告解释称,此轮调整主要受原料成本上升及消费税政策微调影响,但强调价格波动需在法定幅度内进行,严禁跨区域倒卖牟利。
与此同时,电子烟监管迎来新进展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电子烟产品技术标准(2025版)》,明确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“不含尼古丁”或“含尼古丁”字样,并禁止使用“低焦油”、“健康”等误导性宣传语。记者采访北京某电子烟品牌负责人李先生时,他坦言:“新规将压缩市场利润空间,但有助于行业长期规范发展。”
在消费者端,多位烟民对价格调整反应不一。来自四川的陈先生表示:“‘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’被查后,正规渠道买烟更放心,虽然贵了点,但能保证真品。”而上海的王女士则抱怨:“‘中华’涨到875元一条,几乎每周都要多花50元,希望政府能控制涨价幅度。”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张教授评论道:“价格杠杆是控烟手段之一,但需平衡市场稳定与公众利益。”
针对“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”等违规现象,多地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强技术手段应用,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。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透露,已联合网信办对省内所有烟草相关网站进行备案审查,发现未取得许可证的“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”将立即关停。此外,消费者可通过“12313”热线举报非法售烟行为,最高可获得涉案金额10%的奖励。
国际市场方面,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,全球烟草税平均上调8%后,2025年戒烟率提升1.2个百分点。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呼吸健康所所长刘博士引用数据称:“若国内卷烟价格再上调10%,预计年减少吸烟人数200万以上。”但烟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女士反驳:“单纯涨价会加剧走私风险,应优先完善税收分配机制。”
在法律合规层面,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(修订草案)》正在征求意见,拟将电子烟纳入专卖体系,并明确个人携带卷烟跨省限额从50条降至30条。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律师解读道:“这一调整将堵住代购漏洞,但需配套简化守法经营者的报备流程。”
当天,中国烟草总公司召开内部会议,要求各工业企业加强品牌宣传自律,不得利用“低危害”等概念进行变相营销。记者注意到,部分品牌已主动在包装上标注“吸烟有害健康”的警示图文比例提升至40%以上。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随着监管持续加码,烟草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效益”发展模式,未来三年内可能迎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。
综合当日情况,烟草市场在多重政策交织下呈现复杂态势。既有“黄山(记忆)香烟批发网站”等违规行为被严打,又有价格、电子烟、法律等多维度监管升级,而消费者与企业的适应过程仍需时间。多位观察人士指出,行业唯有在合规框架内创新,才能在日益收紧的政策环境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