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门销烟发生的地点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。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1839年6月3日至25日,由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,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了约2376254斤鸦片。虎门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岸,是广州市出海航道的主要港口之一,因其战略地理位置重要,成为清代的海防重地。
销烟的具体地点位于虎门海滩,林则徐下令挖掘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,池壁设有涵洞与大海相通。销烟过程中,鸦片被切割后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,再加入生石灰进行化学反应,使鸦片完全溶解并焚毁。这一过程持续了23天,吸引了大量当地百姓和外国商人的关注。
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深远,它不仅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,还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,唤醒了民族爱国意识。这一事件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,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签订《南京条约》,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并割让香港岛给英国。
如今,虎门销烟的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在原址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,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。纪念馆内收藏有销烟池木桩、木板、鸦片烟具以及林则徐手迹等文物,通过陈列展览向观众宣传爱国主义教育。